扰乱因素、数字化、复原力
14 扰乱因素、数字化、复原力:亚太地区供应链未来展望 当被问及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主要供应链战略采取了 哪些方法时,五个选项中被选择最多的是“多元化” ( 30% )。在目前情况下,供应链经理正尽可能地调 整他们的供应链,尝试从更广泛的供应商处采购和 / 或销往更广泛的市场。在联合利华的 Mullick 先生看 来,重点在于提高复原力。“对于许多产品,我们都设 法通过从不同地理位置采购,形成位置对冲,从而保 证复原力。” 供应链战略偏好显然也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小型公司 希望将供应链本地化,而较大型的公司则希望实现供 应链的多元化。在我们的调查中,年收入低于 5 亿美 元的公司有 33% 选择将本地化作为主要的供应链战 略,而年收入高于 5 亿美元的公司只有 11% 做出了这 样的选择。另一方面, 38% 的大型公司选择将多元化 作为他们的主要供应链战略,而小型公司作出这一选 择的比例为 20% 。较大型的公司似乎热衷于实现供 应链的多元化,摆脱对关键投入资源的“单一来源采 购”,以此减少对单个(或极少数)供应商的依赖。小型 公司(可能受到资源相对匮乏的限制)则更希望推动 供应链的本地化,并且缩短供应链。 紧随多元化之后的是区域化( 22.3% )和本地化 东南亚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 Jayant Menon 认为, 也可能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尽管最近印度疫情肆 虐,亚洲经济体整体上对于新冠疫情的控制仍然较 好,尤其是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但他补充说道,这一优 势正被新的高传染性变异株(尤其是德尔塔)以及相 对缓慢的疫苗接种推广所侵蚀。 对于许多产品,我们都设法 通过从不同地理位置采购, 形成位置对冲,从而保证复 原力。 Anirban Mullick ,联合利华国际业务发展总监 造成这种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供应链长度。在过去 20 年里,欧洲和北美的供应链已经扩展到全球。现在 他们正逐步撤回,并竭力通过更加广泛的区域化和多 元化来提升复原力。欧洲和北美公司可能会从较长且 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中稍微后退一步,并将部分生产 转移回本土,而主要服务于亚洲市场的亚洲供应链可 能并未采取这种方案。这也表明,对亚洲贸易的普遍 乐观情绪也反映到了行业层面。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jE5MzU5